打開人生的另一扇窗,我看見不同的風景,有更美麗的花朵、更悅耳的鳥鳴。帶著祝福,我會更勇敢地走下去。



正值花樣年華的美麗女孩,所能擁有的最大幸福是什麼?

楊童雲,人如其名,是個漫步在雲端的童話故事主角,擁有巴掌大的面容、細緻的五官,在琴鍵上輕巧飛舞的纖纖十指、自信神采燃成晶亮雙眸……在家中,受到無微不至的呵護,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學校,老師們對她疼愛有加,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幸福糖衣瞬間消褪>



童雲出生於小康之家,父親是汽車公司的維修人員,母親則是家庭主婦,小弟智皓與她相差九歲,姊弟倆卻無隔閡,笑鬧中自有一分甘甜。媽媽說:「從小到大,她從來沒有讓我們操心過。」

小時候,母親將童雲打扮成日本娃娃般素雅可愛,父親抱她出去,任誰看了都會想要搶著抱抱。然而,當「無常」的鐘聲響起,幸福糖衣瞬間消褪,承載夢想前進的馬車突然變成南瓜、落於塵土,生命也宛如落單的玻璃鞋,脆弱而近於透明。當童雲的手臂上出現不知名的塊狀物,身體並無其他異狀,只被當成是一般的脂肪瘤看待;沒想到,肉瘤數目持續增加,且肆無忌憚地出現在身體各個部位。

病理檢驗結果出爐前,醫師低調地表示,有百分之一的機率可能是「淋巴瘤」。媽媽的心被不安佔據,連續四天四夜吃不下任何東西,也無法入睡。她用盡力氣蒐尋資料,一邊暗自期盼:說不定,童雲可以逃過命運的捉弄……

「她得的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醫師宣告病情那天,母女倆自醫院坐公車回家,一路無言,彷彿用沉默就能封鎖噩耗,也能留存最後的一點堅強。

甫推開家門,連人帶心像被抽離關鍵支架的積木堆,瞬間崩解無從撿拾;童雲一把抱住父親,三人放聲痛哭,卻不知眼淚能否洗滌心中那道痛到發狠的傷口。

在醫師建議之下,骨髓移植成為她一線的生機。童雲開始接受化療,對於骨髓移植配對,全家除了等待外,別無他法。希望正如暗夜星子,抬頭仰望雖然見得著光芒,卻只有月色映照蒼涼。



■童雲日記■

走在人生道路上,隨時都有美麗的風景可以欣賞。才十五歲的我,擁有青春,擁有美好前途,等著我去體驗、去創造。

或許是上帝的玩笑、老天的考驗,在這重要的人生關卡上,出現了生命交關的轉折∣∣我竟得了白血病,不知不覺中,有個無情的病魔,正一點一滴吞噬著我的身體。

我的傷心,爸媽的不捨,一切的一切,不知所措,彷彿霎時掉入一個不見出口的深淵;只知道,我將進入另一個世界,一個未知的世界。





<如果真要有人生病>



童雲住院化療期間,家中仍有年幼的弟弟智皓;爸爸、媽媽在風雨中拉住彼此臂彎,極力撐起一片綠蔭、守護著兩株幼嫩的新芽。

夫妻倆一個在醫院照顧童雲,另一個就在家照顧弟弟。那段時間為了互通聲息,紙條遂成為兩人的溝通工具;為了避免訊息被遺漏,她特意將紙條貼在最注目的樓梯邊。

「我先生比較『鈍目』啦!」張美霞笑著說,先生平常不太管事,即使是需要換一套衣服,還會請教:「老婆!我要換那一套?」但自從童雲生病後,他有時候回家休息會自己下麵,連同醬料攪一攪,倒也不成問題。

楊家位於桃園八德市,平日,張美霞須搭公車到桃園巿,再轉乘專車到醫院,一趟路須耗費將近一個鐘頭;只有帶著童雲時,為了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造成感染,她才捨得叫計程車。

前去醫院途中,經常會遇到滿車的學生,青春氣息放肆地在車廂內流竄著;然而,所有的喧囂卻也蒸發成為疑問,漫天捲地如同藤蔓般纏繞著張美霞:「為什麼別的孩子可以健健康康,享受著專屬於青春的歡樂與喜悅;童雲是那麼好的一個女孩,為什麼生病的是她?」

張美霞只覺自己的心冰涼似荒原,除了具體感受到眼淚的溫度,伸手觸摸不到半點真實;她就像是個滿溢的瓶子,在公車上一路晃盪,必須極力克制,才不會讓悲傷灑潑。

回憶悠悠輪轉,想起童雲曾經說過:「媽媽,我評估過了,爸爸是我們一家人的支柱,妳要照顧我們全家,弟弟年紀還那麼小……如果家裏真的要有一個人生病,最適合的人選,還是我……」

當時的天空,有著什麼樣的顏色?氤氳霧氣,早已輕輕蒙上一位母親的眼睛。



■童雲日記■

還記得初聞自己罹患白血病時的恐懼與無助,對這個來勢洶洶的敵人,手足無措。

六次的化學治療,吃盡苦頭,經歷了無數的危險,尤其是爸爸、媽媽在家和醫院日夜奔波,身心交瘁。

為了讓我有足夠的體力對抗病魔,三餐皆出自媽媽的愛,她在夜深人靜時就起來準備,那分辛勞無可言喻。爸爸白天上班,晚上還到醫院陪我、照顧我,使我更有勇氣走下去,他們給我充足的愛,讓一切困難都迎刃而解。





<剩下最後一根頭髮,我跟弟弟打賭,猜這根頭髮什麼時候才會掉……∣∣童雲>



生病之初,曾有許多同學來醫院探望童雲,根據她的說法是:「好像觀光喔!」

後來,童雲開始接受化療,血球數和免疫力降低了許多;為了健康著想,必須減少與外界的接觸。童雲和友伴見面的機會漸少,彼此的心卻仍連結在一起;同學們會輪番傳手機簡訊給她,分享笑話或學校生活,逗得她樂不可支。

一位同學專程搭車到醫院,將裝滿精巧紙星星的玻璃瓶放在病房門口,離開之後,才打電話告訴童雲。

「她說,每摺一顆星星,就許願希望我趕快好起來;星星還特別塗上螢光,晚上會發亮。」星星的光芒儘管微弱,聚集起來,熱度卻能直達於心。抱著瓶子,童雲似乎也將同學們的關心擁在懷中,懷抱成一片深邃悠遠的銀河系。

童雲的烏絲,隨著化療的進度推移而逐日消減。「有些人可能會先剃掉,我沒有,讓頭髮自己掉啦!」童雲說得清朗朗,聞者卻不免心酸。

剛要升國中時,童雲的披肩長髮即將削短,雙親特地讓童雲和智皓一塊兒拍攝寫真相片;攝影師曾巧妙地運用假髮作為裝飾,為他倆留下無邪身影。童雲病後,假髮竟成為一種特別的需求。

童雲曾貼心地告訴父母,一頂假髮要好幾千元,這筆費用可以節省下來。後來,張美霞偶然見到一頂造型簡單、價格合理的假髮,童雲才安心接受。

只是,在藥物的副作用下,除了掉髮,童雲清秀的臉龐也開始受到威脅,變得腫脹……

「那時候,我有對著鏡子哭過……」童雲細聲細氣地說著,面容卻沒有氣惱與不甘:「而且很好玩喔!剩下最後一根頭髮,我跟弟弟打賭,猜這根頭髮什麼時候會掉!」

童雲眉飛色舞地描述,當時在家中靜養的她,只要一聽見門鈴聲,就迅雷不及掩耳地抓起假髮或帽子往頭上戴;前去開門的小弟智皓,還會很冷靜地回頭觀望:「戴好了沒?」尋常生活的小小插曲,被兩顆晶瑩童心當成「戰地演習」般玩耍。

是什麼樣的歷鍊,讓一個十幾歲的女孩,能夠這樣笑談病痛?媽媽說:「她真的很乖!生病過程中再不舒服,即使口腔黏膜破裂,讓她連最平常的喝水動作都顯得艱難,但她沒有鬧過一次脾氣。」

童雲並不覺得自己特別勇敢,除了生病初期,她都睡得甚好,「大概是習慣了吧!我沒有想那麼多……」偏著頭,她甜甜一笑。

讓她比較愧疚的是,母親為了就近照顧她,晚上都和弟弟來她的房間打地鋪;夜深人靜,有時她只是輕微翻身,媽媽也會驚醒。深沉墨綠的夜、女兒的安穩鼻息,是一名母親的最大慰藉。



■童雲日記■

在醫院的日子真的不好過。狹窄的房間,重重的藥水味,剛入院的我好不習慣,感覺自己像個生死未卜的可憐蟲。想起同學們能盡情享受外頭的花花世界,能快樂地上學,才猛然發現,以前平淡的生活竟是那麼幸福。

治療過程雖然辛苦,但在父母的陪伴、大家的鼓勵下,我又勇敢了起來。其實癌症並沒有想像中可怕,在醫院裏有許多人和我一樣,正努力地求生存,還有許多人遭受到更大的痛苦,身體和心中的傷是旁人無法體會的。

我把自己交給醫師,從不放棄希望,相信這是最好的良藥。





<針筒進入肌膚那一刻,有著輕微刺痛,她無從想像,自己將會和什麼人的生命接軌?>



童雲的骨髓配對,初步有十七人吻合,經進一步精確比對後,確定了一名捐髓者。

「有位短髮、穿著紅衣的女孩在河裏掙扎。女孩的母親在岸上拉著一條繩子,苦苦維繫著女兒;突然間,媽媽無力地放手,河水淹沒小女孩的頭頂,載浮載沉。女孩從水中探出頭來,幽幽說道:『只有妳能幫我……』」夢到這裏,琪就醒了,夢中的場景如此鮮明,令她無從抹滅記憶。

高職讀園藝、二專念工業管理,琪的眼中有種藏不住的率真,俐落短髮覆在額上,搭配輕便裝扮,乍看之下,很有幾分高中生的淘氣。

琪的家,位於九二一地震時受創甚深的南投縣中寮鄉,當時家中領受過慈濟慰問金,為此,她心中留存感恩,植下一分「若有機會也要付出」的善念,日後並成為慈濟會員。

小琪說,自己念書純粹為興趣和成長,不為學歷或謀生著想。由於喜愛接觸人群和多元世界,白天她選擇在牙醫診所擔任助理,晚上則到科技大學進修。診所裏一位患者的父母是慈濟環保志工,時常邀請琪參與活動,但忙於工作和念書,她分身乏術,始終未能如願。

二○○○年,琪準備要前往空中大學上課,獲知慈濟在草屯舉辦捐髓驗血活動,特地繞路前來。

針筒進入肌膚的那一刻,有著輕微刺痛,她無從想像,自己將會和什麼人的生命接軌?



■童雲日記■

再過不久,我將接受骨髓移植。我知道還有許多人急須換髓,卻無法找到合適的骨髓。我個幸運兒,在渺茫的機會中,配到了十七位有緣人。

在這個浩大的工程中,幕後有太多默默幫助我的人;醫師、護士、社工及整個社會……

感謝那位將捐髓給我的阿姨,她將賦予我另一個新生命,不論結果如何,都要感激這一路上有大家的幫忙,尤其是爸媽無怨無悔的愛,讓我更堅強。





<★人跟人的相聚自有定數,當水到渠成之時,自然要把握機緣,堅持到底。∣∣琪>



接獲慈濟志工通知,自己的骨髓捐贈配對成功後,琪難掩好奇:「很像『答案就在影片中』,不知道謎底是什麼?」但她堅信:「生命無價,這是因緣成熟,讓我去做能做的事。」

骨髓移植之前,受髓者必須進行「殲滅療法」,將正常的骨髓細胞完全破壞;而且術後成功率並非百分之百。對於楊家並沒有馬上回覆願意接受骨髓移植治療,琪說:「我想對方一定很掙扎,畢竟這攸關生死。」

童雲病後,媽媽遍尋疾病多方相關資料,親自準備料理,給予她最健康自然的飲食;而後,她更全心信賴醫療團隊的專業建議和實質努力,接受骨髓移植的決定。

而這時,琪的考驗也才要開始。她思及自己的身體是父母所生養,對雙親據實告知。母親未表意見,卻引起了父親的煩惱和不捨,不願給予任何正面的回應。

琪曾設法找尋相關資料希望能說服父親,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若始終未能獲得父親同意,又該如何是好?受髓者的命運聯繫於己身,琪決定暫時不告知,把心放下。

得知被安排抽髓的日期,可能會和預定出國旅行的時間重疊,琪對骨髓關懷志工施秀盼說,捨棄出國也無妨!最後,捐髓日期正好在返國之後,她順勢而為,口頭上將回台灣的日期延後,免去父親的牽掛。

「如果對方是妳的小孩,妳一定很希望能獲得幫助!」琪以此打動了母親,原本愛女心切的母親想要陪琪同往,但是未免丈夫起疑,只得留在家中守候。琪則向診所請了假,前往花蓮慈濟醫院,在志工的全程陪伴下,順利完成抽髓手術。

對於捐髓,琪事前沒有太多的恐懼或臆測,唯一擔心的反而是:「隔天必須在精舍向上人和志工進行心得分享,該說些什麼好呢?」自認不擅長於此道的她,帶著頑皮的笑容說:「只差沒有躺在手術台上想這個問題而已。」

手術後,琪打電話回家報平安,剛好由父親接聽。為了避免「穿幫」,她向父親表示這是國際電話必須長話短說,還半撒嬌地開起玩笑:「趕快請你老婆來接電話!」母親與琪默契十足,一搭一唱簡單地回覆,不讓丈夫識破。

如此大費周章、瞞天過海地捐髓,琪自有一套理解。她說,人跟人的相聚自有定數,水到渠成的關鍵時刻來臨,就該把握機緣:之所以能夠堅持到底,是因能夠體會受髓者的心情,認為對方比自己勇敢多了。「換成別人,大家都會這樣做!我只是做一件很平常、應該做的事情,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生命是一連串的過程,遇到一些人事物,就會一直成長。琪說,「骨髓捐贈來自很多團隊的促成,不只是我一個人的力量而已。」捐髓,讓琪認識了許多原本未能相識的人,她深感因緣之奇妙,感性地下了一個註腳:「是慈濟成就了我。」



您好:

很冒昧,不知如何尊稱您較為恰當。首先說聲謝謝!受苦了!

今天是我們全家的幸運日,因為有您的大愛與奉獻,紙短情長,衷心期盼我們後會有期。

受幸運之神眷顧的一家人 敬上91.08.06



<★如果對方真是一個有氣質的小女生,接受我的骨髓後,會不會從「貴族派」變成「鄉土派」?∣∣琪>



二○○二年八月六日,配對成功約莫兩個月後,琪的骨髓終於注入童雲的身體內。從未有過交集的兩個生命,如斯融匯。

換髓的過程起初一切順利,眼看童雲的生命即將重新抽發嫩芽。直到即將出院的日子,童雲卻陷入了昏迷。

「楊童雲的家屬!」暗夜的一句呼喚,劃破醫院長廊的寧靜,張美霞當場雙手發冷。

醫師緊急為童雲進行插管治療,並告知家屬,在臨床經驗上童雲成為「植物人」的機率相當大。

身為一個母親,只有堅強的義務,沒有軟弱的權利。張美霞回憶愛女當時渾身被管線包圍,自己卻無能為力……情緒化作珠淚,融在哽咽聲裏:「如果活下來卻沒有尊嚴,我真的寧願放棄!」

智皓當時年僅六歲,常常陪著母親到醫院照顧姊姊。童雲自骨髓移植室轉送加護病房途中,智皓小腳一路奮力地追趕病床,小嘴中不斷念著:「觀世音菩薩救姊姊、觀世音菩薩救姊姊……」

而身在南投的琪,儘管牙科診所的助理工作忙碌,有時卻也會停下手邊動作,暫時遙想遠方:「受髓者是否平安無憂?」一陣秋風吹拂而過,卻無法代為捎信。琪無從得知,此時的童雲就像走入一片沉睡森林,常常高燒至四十幾度,血球指數甚至降到零。

愛的力量不可思議。半個月後,童雲恢復意識,對於自己身處無菌室時的經歷竟如清風掠過,全然無記憶。

「我不是在看牙醫嗎?為什麼會在這裏?」清醒之際,童雲毫無頭緒的問語,讓雙親一度擔心,女兒的腦部功能是否如常?所幸經過檢查,確定一切安好,只是需要時間調養。

「不愉快的事情,全部忘掉最好!」頭腦重新開機、記憶正如白紙,等待書寫全新的詩篇。

將近兩年過去,童雲的學業雖然暫時中止,健康卻逐日恢復,氣色趨於紅潤,彷彿是吐掉毒蘋果,重獲新生的幸運公主。

說談起自己癒後有什麼比較具體的改變?童雲摸摸頂上的柔軟髮絲:「現在?我好像變得比較愛搞笑!」笑聲宛若銀鈴,在夏日風中輕揚,不禁令人聯想起,自稱草根特性較強的琪。

當初做了一場奇夢,讓琪深信自己的骨髓,救的是一名小女生。得知有些受髓者的身體特質會和捐髓者相同後,不禁暗自憂慮:「如果對方是一個有氣質的小女生,接受我的骨髓後,會不會從『貴族派』變成『鄉土派』?哈……」

對於即將到來的的骨髓相見歡活動,琪感到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她輕撥短髮、推推粗框眼鏡,說:「只要對方平安就好。」

從小學五、六年級開始,童雲就對紙雕創作產生濃厚興趣,家中處處可見到她的巧思。她已經擇定一個圖樣為藍本,準備製作一張美麗的卡片,要向「救命恩人」表達感謝。

只見圖面上有一女子將禮物交給一名小女孩,童雲的笑容燦如琉璃:「這就好像那位捐髓的阿姨,把愛送給我一樣!」。



■童雲日記■

過去,我曾怨老天的不公,怨上帝的玩笑,但如果自己都不能接受,如何要別人接納你呢?

面對陽光,陰影就在背後,唯有打開心中的那扇窗,陽光才能照進來∣∣不站起來,我將永遠倒在這裏。

在與疾病奮鬥的過程中,我早已學會在軟弱後堅強,在淚水後微笑;上帝這次的考驗雖然辛苦,但也使我對生命有了更深一層的看法與體驗∣∣把握今天,不要一味地緬懷過去,妄想未來;在逆境中,應活得更積極,更有信心。





<★現在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只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那就是福了!」∣∣童雲>



我在夢裏轉一個彎 看見那一段好時光

雖然現在你在遠方 但是 感覺沒間斷 還存在我心房……

誰把星光點亮 誰把彩虹畫上 把明天變晴朗

誰把微風吹得 如此貼心自然 眼淚能風乾

誰把憂愁釋放 誰把寂寞關上 把昨天都遺忘

誰把節奏變得 如此自然婉轉 心變得簡單……



童雲唯一買過的流行音樂專輯裏,有著這樣的歌詞和旋律迴盪,或許能作為她對這分美好因緣的寫照吧!

倘若可以的話,童雲期許自己將來成為一名作育英才的良師,她甜滋滋地笑著:「賺了錢,把爸爸媽媽照顧好!」已順利通過學測、即將就讀高中的她,獲選為該校的「數理資優生」,她整裝待發,以平常心面對。

童雲談起從前對學業的態度:「對自己不嚴格,只認為那是我該做的,就把它做好啊!」

走過病痛,她體會到人生別具滋味,思考方向已有不同:「快樂就好,只要自己能力負荷得了,就該把它做好!」

對童雲而言,現在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我只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那就是福了!」她對自己的興趣沒有設限,喜歡什麼,都願意嘗試。

童話故事最令人熟悉的結局,就是「王子、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大病過後,童雲對生命的熱情仍在!縱然人生有喜有悲,陽光下,她正準備展開雙手,再度擁抱這個美麗的世界……



■童雲日記■

童話故事的開端總是那麼美麗,雖然途中百轉千折,但我始終相信:一定會雨過天青。

打開人生的另一扇窗,我看見不同的風景,有更美麗的花朵、更悅耳的鳥鳴。帶著祝福,我會更勇敢地走下去,相信,只要用力呼吸,就會出現奇蹟。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ce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