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一段際遇,去年的一番思維。



倘若,翻閱往昔,能讓自己感覺自己不那麼蒼老,或能遏止(催眠?)自己不以自己心驚的速度蒼老,那麼,一切將必要而值得。



多麼,希望,不要這樣,日復一日,衰頹......



PS.靜思精舍的日常生活,以及TC的智慧哲理,不也是一種樸拙中抽芽而出的自在觀與生命力?



ricefish





秋日某個週六,去了趟鶯歌,時值所謂「陶瓷嘉年華」活動期間,熱鬧非凡。



不過,台灣的各項活動似乎都是如此,往往僅是移植夜市的日間版本,或是一些流於形式的活動,但能藉此體會一下節慶式的人氣沸騰,倒也饒富趣味。



極有意思的是,在其中認識了一個團體,名曰「人子創意生活發展協會」,他們遊走四方遍及全省,無論男女不分年紀,笑容皆如打扮那般素樸,或許人們在東區或任何鬧市街頭都見過也聽過,兩位原住民男女吟唱著自己的創作歌曲,旁邊有一群人負責介紹該團體和販售週邊產品,比如他們手工製作的裱框原木藝品,裏頭有類似於靜思語的好話,每一個作品的話語內容都不盡相同,另有書籤、小書卡型式結成串的鑰匙圈...... 等。



他們經營一個「共生社區」,就在彰化縣的社頭清水岩山腰附近,大家同吃同住,享受所謂的「均平」生活,從水泥、蓋屋、種菜、水電工程到動物飼養.清理野戰廁所......樣樣包辦,開創外界人士可參與的「生活體驗」課程,也巡迴各處與人互動,希望秉持「陪伴需要的人走一段路」之理念,去和更多人相扶持,協會主要收入來自販賣創作CD所得,最近在嘗試的新「事業」,則是製作環保手工肥皂。



他們的音樂和文宣刊物未臻成熟,卻極具生命力,他們所提倡和渴求的,是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方式,遵循自己心中最質樸的感覺,不是保守也不是封閉,因此電影照看電腦照用,亦不徹底離群索居,他們宛若最摩登的原始人,又像都市裏的吉普賽民族,某種層面上來說,他們符合了儉(簡)樸生活的定義,有所求有所不求,當用則用當省則不做它想,自給自足。



不敢說,自己能夠全然實踐那樣的生活和思想,卻在其中體會到,人往往都是被許多約定俗成的東西所制約,那些既定的、眾人遵循的東西並非不重要,只是,自己容易因此過得食不知味、卻又不懂癥結何在吧!就如他們書面資料上寫的隻字片語,大意摘錄後約略如下:「不是電腦不夠強,是系統出了問題......不是別人不願意接納你,是你無法接納自己......。」



是不是常常落入這樣的陷阱和迷思了呢?像是被豢養的禽或獸,依循的不是本心,而是規定,想想,人生真是個一票玩到底的大遊樂場,「遊戲人間」不是萬事輕佻以對,而是以一顆「平常心」面世吧!



因為平常心,因此輸贏都有趣,甚至無所謂輸贏。有時,人生苦在以假為真,又以真為假......苦在以苦為樂,復,以樂為苦。



我喜歡自己買的「人子」木質書籤、上頭書寫的話語:「修行是在吵雜中找到真正的寧靜,在不自由中找到自由」 - 考驗仍在,還有很多課題在等待著我,接觸到好人好事好理念,並不見得是一勞永逸的保證,反而是磨練的開始。



不知道,如今的他們,又在哪個角落走唱?或是依舊在一方園地默默除草,抹去額頭汗珠......



簡單即是福。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ce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