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大學同學推薦此書,我在書局翻閱片刻,當下旋即入手,
回住處後,更是讀之欲罷不能,遲遲不忍掩卷......
溫潤平實卻雋永有味的筆觸,就如一位老朋友,輕輕搭著肩膀,娓娓訴說往事,
微笑與淚水,盡皆忘於風中,唯有心跳,伴隨旅者春夏秋冬,悲喜與共......
這是一本以生命寫作的書,跟隨作者回憶的軌跡,且行且看且走,彷彿重新與之活過一回。
一直很喜歡,本書的編輯導讀內容,
作者談及母親的部分,更是令我每每閱之,都要眼眶泛潮 -
不禁思索:面對至親,繁雜線索紛陳,有限的篇幅內,
究竟從何事何處何時......著手書寫,才算簡要?才是精髓?
郝明義,作了一次溫柔而成功的詮釋,也用「養兒方知親恩重」的思維,訴說親情之可貴。
在此,一併與大家分享.....
ricefish
編輯導讀 文:【大塊文化編輯部】
生命裡極其美好的相遇,一開始看起來往往並不隆重; 總是要經過時間的沈澱和若干事件的提醒, 我們這才恍悟:那些看似偶然的相遇,竟蘊含龐大的力量, 陪著我們通過起伏轉折,領著我們走向寬闊舒緩。 但我們要到後來才能看見自己多麼幸福。
這本書描寫了幾個敦厚的人與幾段溫暖的事, 時間推遠又拉近,說故事的人為了說別人的故事, 不可避免也走進了自己內心,說出自己的故事。
時光,在這些故事裡散發出悠悠氣息,述說著人生的美麗和深奧。我認識此書的作者好些年了。
他會對初見面的人說:「很高興認識你。」 也會對認識了十幾年的朋友同事說:「幸會。」 他對於十五年與十五分鐘之間的差別,有另一個故事可以說,並且相信時間會送給人神祕的禮物。 猜想他將來也會覺得這本書是時間送給他的又一個禮物。
而我,讀過這故事後,忍不住想辨認出隱藏在我的每段相遇裡的祝福, 並感謝每一個對我的生命造成影響的人。
【故事】書摘
<媽媽>
初一那年的寒假,我的母親過世了。
我母親有個很特別的名字:于慎奇。(外公當年為什麼會給一個女孩取這樣一個名字,應該有個故事,只是沒來得及問她。)所以,她又有一個比較通俗的學名:于梅琦。她在山東老家的娘家很富有,因此不但上學上到高中畢業,而且從女紅到烹飪,無一不精。這樣,她嫁了一位高大、英俊的先生,這位先生又一路把生意做得越來越大,她的生活一直是很順遂的。
後來,我父親破產,她受的打擊很大。但是,這些事情又肯定比不上她受的另一個打擊,也就是在前面夭折了兩個孩子之後,好不容易存活下來的一個兒子,又患了小兒痲痺。多年後,等我自己有了小孩,不過因為他感冒而夜半啼哭就感受到的無助與心焦,才讓我多少體會到一點當初媽媽在我發病時候的心情。
可是,我的童年,並沒有因為我的病,因為父親的破產,而產生任何匱乏。媽媽用她的愛,和她的本領,給了我和妺妺最大的呵護。
不說她經常幫我們剪裁的衣服、織的毛衣,連家裡絲綢被面上的龍鳳、山水,也都是她親手繡的。她憑著一身手藝,把有限的家用擴大了許多效果。
端午節,早上醒來,我們手腕上已經纏繞了五顏六色的彩繩。和掛在家裡的彩色粽子形荷包一個作用,都是辟邪的。仲秋節,記得她用一個上面有各種小動物形狀的木頭模子,填出形形色色的糕餅,烘得香香酥酥。春節,她做的年菜,蒸的各種饅頭、包子,更成了我永遠思念的口味。
我最早的故事,也都是媽媽講給我聽的。有一個,是說她家鄉的一個表妺,被一條成精的黃鼠狼給迷住,後來大人又怎麼抓到黃鼠狼。在冬天的夜裡,聽著呼嘯的風把窗紙刮得快要破掉,媽媽講那個黃鼠狼的模樣,把我嚇得把整個頭鑽進被窩,她暖暖的懷裡。
因為有媽媽的陪伴,小學是我最幸福的一段日子。
上學、放學,都是媽媽來接我的。吃午餐的時間,不是她來揹我回家吃午餐,就是她準備四層的圓飯盒送來學校──兩層是菜,一層是飯,一層是湯。
從我家去學校,要走下一道四十度的黃土坡。晴日還好,可以小心地、慢慢地走。到了下雨天,黃泥滾滾,就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我們必須先走到很遠很遠一個地方,再回頭沿著那邊舖了柏油路的坡道繞回學校。後來,媽媽發現在中間路段有一條近路可抄,所以,朦朧中可以回想起,媽媽帶著我和妺妺穿行在一條黝暗又曲折,雨水落在兩邊屋簷滴滴答答的小巷子裡。
媽媽給我設了一個無微不至的保溫箱。她怕我出去受到傷害,我也非常樂於不要出去。每當考試或書法比賽得了獎,母親問我要什麼禮物,我總是要她幫我租小說來看。租書店裡的各種武俠小說、愛情故事,這樣被我看遍。媽媽拎著一大摞武俠小說回家,走進院子的身影,是我在寫這段文字的時候隨時浮現在眼前的畫面。
<另一些回憶>
我母親留給我的,不只是這些溫暖的回憶。
她的身材瘦削,喜歡穿旗袍式的衣衫,因為包過小腳又放開,走路沒法很快,但是她的個性則不然。和她相關的記憶裡,很早的一幕是,她抱著我走在一個燈光暗黃,人影幢幢的房間裡。當時我父親破產不久,沉溺在一間鴉片館裡,我母親帶我去站到了父親面前,拉他出來,幫他戒了鴉片。我父親這樣開始了去外地幫別人工作的生活,沒有淪陷深淵。也因此,我還記得後來一幕:一個陰霾的冬日,在港口的一個斜坡上,她指著遠處蜿蜒而來的火車,告訴我多少天以後,爸爸就要搭那輛火車回家了。
她對我又沒有溺愛。對一個孩子的做人,以及生活上的教育,她沒有因為我身體的不便而放鬆一點要求。犯了錯,她會用掃把狠狠地抽打屁股;犯再嚴重一點的錯,晚上就不准進房間睡覺,即使是嚴寒的冬夜,也得在外面地板上罰跪。如果說後來我在做人處事上還懂得一點自愛,那一定和她給我的許多糾正有關。
剛進初一的上半學期,媽媽發現自己患了子宮頸癌,決定開刀,手術失敗而過世。從她發現異常到過世,這段時間很短。父親說我行動不便,沒有要我去過醫院,她去世之後,也沒有讓我去參加葬禮。所以那段時間那我而言很虛幻,只有三兩個畫面是清晰的。
一個是夜裡被她哭醒,看到她背著燭光凝視著我,淚水滴在我臉上。
一個是她要動手術的前夕,我在外面貪玩,沒有及早趕回家去見她,她躺在炕上,氣得不肯和我說話的背影。
最後一個,是一位參加葬禮回來的叔叔,紅著眼告訴我:我母親的棺木要釘的時候,一直釘不進去。直到爸爸跟她保證一定會好好照顧我,要她放心,釘子才釘了下去。
但,也就是這些。我對母親的過世,一直有種很不真實的感覺,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總覺得她是在開我一個玩笑,隨時都可能從外面開門笑嘻嘻地拎著一摞書走進來。再之後,雖然也知道她是真的走了,卻也沒有特別的難過與懷念。我一點都沒想到,要真正思念媽媽,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
一九九五年的秋天。有一個周末,我自己中學已經二年級的兒子和同學出去玩,跟我約好晚上六點回家。下午,我在家裡工作,睡著了。睡了很長一段時間,醒過來的時候,天已經全黑,漆黑的屋子裡沒有一個人。躺在黑暗中,我思索著他怎麼還不回來。突然,對母親的回憶像一道細細的水流潺潺而來。我在外面貪玩,沒有趕回家去見她,她躺在炕上不肯和我說話的背影浮上了心頭。接著,水流一下子掀起了巨浪,把我打翻。我不由得坐起身,放聲大哭,在黑黑的屋子裡,在她去世二十六年之後。
博客來 : 生命裏的美好相遇 http://www.books.com.tw/activity/hwau/
【故事】一書簡介(含精彩書摘)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50690
- Nov 04 Fri 2005 04:37
【私書文房】美好的相遇,在生命 - 說個《故事》給你聽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