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窗左懸一輪月,頭頂上飄一片雪,只知秋時已入分,怎料那時飛白雪」端正秀美的字跡,悄然棲息於白紙上,詩名則為「秋冬之歌」,閱畢之後抬頭,這首詩作的主人,笑靨就如春雪初融的暖陽,映入眼簾:「我是廖娟儷。」在南港成德國小雅緻的圖書室,我們首度見到娟儷,鏡片後的雙眸清清澈澈,笑開之後,戴著矯正器的牙齒,有如兩列精裝上陣的小小騎兵,精神抖擻地向大家打招呼。原本以為只有娟儷獨自前來,一定神,卻訝異於她身後一片黑壓壓的人頭:「我們都是她的同學啦!」孩子們的笑聲投向我們,漾起陣陣漣漪。



乍看之下,瘦小的娟儷,和一般的國小學童,並沒有什麼不同,自然捲的髮絲,梳成蓬鬆馬尾,舉手投足間,跳躍著六年級生應有的輕盈與自信。民國八十一年的二月二十四日,是娟儷同世界打照面的第一天。十二歲的年紀,宛如旭日初昇,從來沒有人想過,這樣的一個小女孩,能在不到兩年的短短時間內,拿著慈濟的黃色封面勸募本一路耕耘至今日,將咖啡色硬皮勸募本,盈握在手心。「妳現在總共有多少會員?」「一共四十四戶!」這是同學、那是舅舅,還有九一年次的小表妹……掏出勸募本,娟儷眼神變得認真,對於一切,如數家珍。



娟儷與慈濟的因緣,來自於觀賞大愛電視播出的大愛劇場 - 「尤老師的十二堂課」。當年的娟儷見到劇中主角,從原本肅穆專斷的作風,成為放下身段、可以演布袋戲給學生看的一位老師,這樣的故事,讓娟儷深深感動,於是大愛台陸續播出的「雲彩飛揚」、「牽手人生」…等戲劇,多了娟儷這名小小的忠實觀眾,對慈濟的嚮往,逐漸在心中生根。



如此念頭一萌芽,娟儷雖然渴望當志工、了解慈濟,但卻不得其法,於是求助於母親。母親游屘秀當時對娟儷的要求,並未確切放在心上 - 一個國小三年級的孩子,能做些什麼呢?「當志工……一年要兩百萬喔!」女兒的心意究竟如何?游屘秀持保留態度,這樣的說法,不無試探意味,娟儷聞言略顯失望,當下就沉默了……幾天後,娟儷卻興沖沖地對母親說:「媽媽、媽媽!妳可不可以借我一百萬?」正當游屘秀尚未意會過來時,又聽見女兒繼續說:「我想去當『半年』的志工!等我長大再還妳錢,好不好?」體會到女兒的一片赤誠,游屘秀想起相識二十多年的手帕交 - 慈濟委員陳淑貞,不就是最現成的人選?於是欣然答應介紹陳淑貞與娟儷見面,讓娟儷興奮不已。



陳淑貞和游屘秀,雖然相知相惜多年,但平日大家各自忙碌,陳淑貞對娟儷這個孩子並沒有深刻了解,直至游屘秀牽線,才和娟儷有了「第一次接觸」。「和妳見面後,我女兒說她很失望耶!」首次和娟儷聚首的陳淑貞,當時覺得這孩子極為乖巧,互動也頗順利,但卻聽到游屘秀這樣一番話,於是驚訝得直問為什麼?「因為 - 妳那天沒有穿慈濟的『制服』啦!」陳淑貞這才恍然大悟,和游屘秀在電話兩頭一起狂笑許久,娟儷對慈濟的孺慕之情,由此可見一般。



由於娟儷積極的求知態度,對慈濟一切都極感興趣,甚至表示,可以幫忙募款!當陳淑貞將黃色勸募本交給娟儷時,沒有特別期待,僅抱持隨順因緣的想法,默默觀察:「如果可以持續,表示這個孩子的觀念是深植在腦海裡面,而不是一時興起。」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娟儷每次將本子交回,人數居然都能逐次累積!陳淑貞開始對這個孩子另眼相看。



細看娟儷的募款本子,裡頭不只同學,連親朋好友都被一網打盡!娟儷也向學校老師邀約共植福田:「我原本說一個月只要一百元,老師說這樣太少了,就給我三百元!」學校英文老師沈碧瑤的發心,帶給娟儷很大的肯定與鼓勵,陳淑貞問她:那其他老師呢?娟儷顯得有些害羞,問起是否曾向「校長」提出邀請,娟儷更是睜大了眼,直呼不敢不敢!「有機會,妳可以先拿月刊跟校長分享啊,對不對?」身為娟儷「母雞」的陳淑貞,是引領娟儷前行的重要推手,總是不遺餘力地提點。



全班一共有多少同學奉獻愛心?娟儷扳著手指頭來回細數,最後終於點名完畢,鄭正其事地發表結論:「男生四個,女生七個。」末了不忘補上一句:「女生比較好拉耶!」先請問同學,要不要捐錢;捐什麼錢?捐給慈濟的錢;為什麼要捐錢?因為可以幫助別人啊……「通常都是這樣的對話。」娟儷如是說。談到向同學募款的過程,眾人不禁心生好奇:如果對方不「就範」,那該怎麼辦?「我們會被打!」旁邊的男生開起了玩笑,還作勢要出示傷痕,惹得大家又是一陣笑。



在募款之初,曾有同學拿出五塊錢希望奉獻,娟儷原本因為金額實在太少,並不打算收 - 回家之後,娟儷轉述給媽媽聽,媽媽表示:「同學說不定只拿到十元的零用錢,五塊錢已經等於是一半了,他卻願意捐出一半,我們應該要很感恩!」在媽媽的教育之下,娟儷心念一轉、廣開善門 - 錢的數目多寡不是重點,恆持善念、把握當下才重要!於是,打開娟儷的勸募本,就能見到她用端正的字跡,一筆一劃紀錄著某某同學十三元、某某同學五元……可別以為五元是最低標 – 即使只有「兩元」,也是一份細水長流的愛心。



對於娟儷向同學勸募善心、啟發善念,游屘秀和陳淑貞,向來極有共識和定見:「絕對不可以強迫,一定要尊重對方!」由於娟儷同學的家庭經濟狀況,普遍而言不甚理想,對於募款動作,游屘秀殷殷叮囑,就算同學答應捐錢,也要請對方向家長報備和溝通,家長同意了、亦或不干涉孩子的金錢使用途徑,這筆善款才能收,以免造成別人的家庭困擾 – 「她都有做到!」陳淑貞為自己這個小小幕後所展現的成熟風範引以為榮,而每逢加入會員的同學生日將屆,娟儷也會特地準備卡片,感恩對方的付出,眼見大愛種子一路茁壯,陳淑貞備感欣慰 – 對娟儷而言,陳淑貞宛如另一個母親,有什麼喜怒哀樂,娟儷都會和師姑分享。







「有一天早上,娟儷打電話來跟我說:『媽媽好殘忍……』,聲音很哽咽!」在陳淑貞殷切詢問下才了解:娟儷班上拾獲一隻流浪貓,因為無人照顧,娟儷便將貓兒帶回家中,但因為媽媽擔心她無法妥善照料,希望娟儷將小貓送走,讓她難過得不知如何是好……「後來,她把小貓放在紙箱裡,還放了食物和水,送到公園。」寒風中,小娟儷就躲在紙箱附近,希望能親眼見到好心人出現,將貓咪帶回家疼惜……。「她還專程去買一本育貓的書!我當時都不知道。」游屘秀這麼一說,陳淑貞立刻搶答:「小心一點!妳女兒都會跟我說妳怎麼樣……。」兩個從未婚時代熟識至今的好友,就這麼妳來我往起來,陳淑貞還繼續追加:「做慈濟,妳也要跟上啊!到時候,娟儷跟著我跑了,妳可不要怪說慈濟『拐』走妳女兒……。」



「娟儷不怕生。從小,她就很喜歡笑……。」游屘秀表示,當初還在坐月子階段,就發現娟儷「逢人必笑」的特質。據說,小娟儷年紀漸長後,曾有一回,娟儷坐著搖搖椅,在路邊等待媽媽購物結帳,一對夫妻經過時,忍不住摸摸笑咪咪的娟儷,稱讚她好可愛,當時正在不遠處的姊姊家儷,見狀立刻衝過去:「妳怎麼可以對他們笑?萬一他們是壞人怎麼辦?」面對姊姊的「曉以大義」,娟儷仍舊兀自微笑……「她對人毫無敵意,認為每個人都是好人。」媽媽搖著頭說,家中兩個寶貝女兒,在同樣的家庭環境成長,個性特質卻不盡相同,聽廖媽媽活靈活現的形容,彷彿還能見到當年娟儷的小小臉蛋上,那毫無心機的笑容,而她的真誠坦率,時至今日並未改變。







正向思考,是娟儷的另一個特質。在學校,娟儷有回考試考了九十分,媽媽問她:為什麼「只有」九十分?娟儷竟不假思索地回答:「這樣很優秀了耶!老師也說很優秀了……媽媽妳還希望怎麼樣?」游屘秀說,娟儷曾在國小二年級的時候,寫了這樣的一段話:「我有一種個性,別人都不知道,我自己更不清楚。」游屘秀談起這個女兒,語氣滿是疼惜:「她這樣,不知是福還是禍?因為想的都跟別人不一樣…...。」生性聰慧的娟儷,因為心思細膩而敏感,雖然看似開朗,卻也難免因為遭逢某些情境而煩惱 – 此時,游屘秀也是娟儷的傾訴對象。



娟儷的雙親安排她學英文,因為執教老師頗為嚴格,娟儷在學習過程中有些退卻,還曾經不解地問媽媽:既然自己並沒有在國外定居的需求,為什麼要念英文?面對女兒的質疑,游屘秀沒有因此責備,只是輕描淡寫地反問娟儷:「妳是不是很認同 上人的思想? 上人的理念,就是要靠妳們這一代的年輕人去發揚光大。」游屘秀請娟儷思索:倘若希望闡述、宣揚 上人的言行思維,「英文」就是最方便溝通的語言,和最有利的工具媒介!娟儷之後認真學習,在英文方面屢獲佳績,廖媽媽歸功於娟儷想為上人盡的一份心,「人家現在都說我是『女強人』,越考越好!我也不曉得該怎麼辦?」娟儷轉述同學的說法,語氣沒有驕矜,卻又打翻了一缸子的笑聲,對這個家裡的開心果,廖媽媽常常感到哭笑不得,但也增添許多生活樂趣。



「伊喔!自細漢就無煩無惱啦!」寡言的外婆,每每說起娟儷這個外孫女,對她無可救藥的樂觀天性,老人家彷彿有一種束手無策的得意。今年母親節,娟儷親手做了卡片給媽媽和外婆:「那麼多個孫,咁哪伊有送我……」外婆的笑意,深深刻進魚尾紋裡。游屘秀拿出了娟儷的手工卡片,上頭畫了一隻烏龜和一隻白兔:「兔子是姊姊……烏龜就是畫她自己啦!她真的是烏龜投胎的,動作有夠慢,很早就起床,還是可以摸到上學快遲到!」游屘秀的妙語如珠、唱做俱佳,讓人體悟到娟儷的爽朗與幽默其來有自,全有賴於媽媽的開明教育和家學淵源。







六年一班的洪芷柔,是娟儷的好朋友。兩人原本一到四年級都同班,直到五年級才分開:「反正就在隔壁,離我們班很近啊!」就讀六年二班的娟儷,喜滋滋地看著好友。娟儷說起自己將慈濟月刊,放在班上圖書櫃的角落:「假如我看到裡面有比較好看的故事,我會翻那一頁請別人看。」一旁的芷柔立刻接腔說:「她放學之後常講給我聽,還說她常常看了會哭耶!」



「啊……她太多愁善感了啦!」身旁的男同學湊上這麼一句,又和其他男孩扭打成一片,芷柔不為所動,繼續正色訴說自己的感想:「例如裡面會寫,有人得癌症……就是很可憐的故事啦!看了會心很酸,覺得他們真的需要幫助……。」人如其名的芷柔,閃著靈動大眼輕聲訴說:「娟儷常常說,週日的時候可以跟她一起撿垃圾,有些還可以用的就撿回家,資源再利用,我覺得這樣很好玩。」



現任的班導師李筱萍談起娟儷,白淨細緻的面容浮上一抹甜:「她真的很棒!」李老師表示,娟儷無論異性或同性的人緣都很好,有耐性的娟儷,總把字寫得整整齊齊,是班上字跡最端正美麗的學生 – 一旁聽聞老師讚美的娟儷,害羞地直把頭搖成波浪鼓,馬尾在風中飛揚:「其實我們班還有很多同學,寫的字也很漂亮啦!」對李老師而言,當初甫接任娟儷班級的級任老師一職,即感受到娟儷的思想早熟、想的事情多,因此有些淡淡憂鬱 - 所幸之後漸入佳境,娟儷還擔任班長一職,頗有大將之風哩!



與娟儷同齡的孩子,一旦拿到零用錢,有些會細心儲存起來,或者買些自己喜歡的貼紙、髮飾,炎熱時分喝杯冰涼的珍珠奶茶,寒冬時節來份香雞排嚐嚐,平常玩玩「戰鬥陀螺」、飆飆「遊戲王」卡,或是租租漫畫、上上網咖……究竟娟儷有什麼樣的「魔力」,讓同學心甘情願割捨這些「享受」,放心「進貢」、託付給她?除了善念的被啟發,應該也歸功於娟儷平日的廣結善緣。「掃完地,娟儷都會幫忙搬椅子……」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她是一個模範班長!」為什麼會選娟儷當班長?與娟儷同班兩年的潘柔羽,頭髮短短地活似小男孩,帶著幾分豪氣回答:「因為娟儷很盡責啊!」陳昱伶已經和娟儷同班四年,她偏著頭,慢條斯理地說:「娟儷很為人著想……。」



班上的一位同學,因為注意力比較難集中,導致記性不佳,常常沒能記住老師吩咐要帶的上課用具,長年來,娟儷索性什麼文具用品,都直接多準備一份:於是娟儷的書包,總會出現兩份蠟筆、兩把美工刀……「那你現在,有沒有自己記得帶?」和娟儷同班數年、受惠良多的同學,睜著骨碌碌大眼,用力點了點頭:「我現在都會自己帶!娟儷很好,因為我被欺負的時候,她都會幫我……。」目前仍在學習「街舞」的娟儷,甚至會找課餘時間,主動教同學跳 - 「分享」這個概念對她而言,只是生活的一種理所當然。







談起娟儷做環保的點滴,廖媽媽如數家珍:據說,娟儷在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天,都到離家不遠的協和工商做資源回收,但娟儷在「做環保」過程中「撿寶」的習慣,卻讓廖媽媽哭笑不得:「看到有什麼就搬回家,環保做到我家來!」游屘秀面露些許苦惱地說,最怕娟儷每次參與資源回收,返家後就在樓下開心呼叫:「媽媽下來幫忙搬!我拿了好多寶貝回來……」除了筆和筆筒,見到大部分尚稱空白的紙張,娟儷就想將它當成便條紙,連高中參考書.大學計算機概論叢書……,也悉數在列。



廖媽媽表示:「這個好可惜,都還很新!」就是娟儷的至理名言,「可是我看到之後,常常差點昏倒!」游屘秀苦笑說道,雖然她理解孩子的「惜福」之心,但為了避免成堆物資搬回家中、沒能被妥善運用所形成的「二度浪費」,還是忍不住與娟儷「約法三章」:日後東西希望拿回家,必須先打電話、問過媽媽的意思,倘若家裡真的有所匱乏,才能攜回……見到一旁的陳淑貞笑得厲害,游屘秀故意裝做氣呼呼的樣子瞪著她說:「妳還笑!下次叫她都拿去妳們家我告訴妳……。」



招募會員、分享心得、勤做環保……可別以為,娟儷會就此善罷甘休 – 她還當起了小小推銷員呢!「志工筆記」、「證嚴法師人間菩提」……這些靜思文化出版的好書,都在娟儷向同學推薦之列。問她為什麼想這麼做?娟儷將眼睛笑成一彎月牙兒:「因為那個『一百零一萬』啊!所以,我想賣書幫忙還錢……。」

至於……最終『業績』如何?她很不好意思地臉紅了:「後來,還是自己家裡買下來……。」週遭的同學聞言,全都笑到前俯後仰。







娟儷最初受到「大愛劇場」影響,促成與慈濟的因緣,劇裡真實的人事物,再再都觸動娟儷幼小純潔的心靈。「現在看到哪一齣戲,就想認識什麼人!」游屘秀說,當娟儷為「牽手人生」的劇情所動容,就直嚷嚷著想要去找馬老師:「還有谷老師,她好偉大、她真的好偉大!」游屘秀說,娟儷生性單純、樂觀,喜歡例如「雲彩飛揚」的輕鬆調性和真實原味,不愛那種「用心計較」的內容:「比如說什麼『送你一支番仔火』的那一齣,我都不贊成她看。」原本娟儷很想看看現在流行的某齣青少年街頭幫派的電視劇,游屘秀只問女兒:「適不適合看?妳自己想一想。」游屘秀說,片子裡頭頗多打殺械鬥場面,是否跟慈濟精神相符合呢?娟儷雖然覺得有理,但又忍不住問:「全班都在講這件事,每個人都看只有我一個人沒看……。」游屘秀的回答堪稱一絕:「但是妳有看大愛台,他們沒有啊!妳可以講大愛的事情給他們聽……。」



游屘秀的開明智慧,也表現在娟儷的飲食習慣上:一般的國小學生,打開午餐的便當,裡頭主要菜色,不外乎整隻雞腿,亦或大塊排骨……娟儷的「素食」餐盒,因之格外與眾不同。問娟儷是否不喜歡吃肉?她極自然地點了點頭……游屘秀認為,娟儷自小即具佛緣:小時候的娟儷,打從出娘胎,身體病痛不斷,看醫生也不見起色,令游屘秀頗為憂心。



某次因緣際會,游屘秀帶著娟儷造訪一座寺院,卻目睹女兒搖身一變,當場成了一個生龍活虎的娃兒,而且胃口奇佳……「一離開寺院,她的鼻涕又開始流……。」當年的游屘秀,隱約感覺女兒的與眾不同,但並未多想。有回,在某座寺裡,年方一歲多的小小娟儷,居然趁大人不注意之際,自己爬上老和尚的法座,端坐其上、歡喜無比!此舉卻嚇壞了當時的游屘秀:「一轉頭就看見她在上面,我想說『要死了、要死了!』卻又看她坐得好好的…」當時正巧就在附近的老和尚,見狀並不責難,反而摸摸娟儷的頭,說這小孩有佛緣……「講起來,是她比我早入佛門!」游屘秀基於這份心念,因之開始接觸佛教、走訪道場,直至今日。



西元一九九九年,台灣發生九二一地震,讓無數家庭天倫夢碎、眾多建設百廢待舉,那一年的春節新年,娟儷主動跟父母表示,要從自己的壓歲錢裡面撥出兩千元,捐給需要幫助的人,當時游屘秀帶著娟儷到慈濟台北分會捐款,當場開立收據,娟儷非常高興,夾在上課用的資料夾第一頁,秀給姊姊看:「姊姊妳看我有收據,妳沒有!」姊姊家儷忍不住開起妹妹的玩笑:「哇!妳一次拿兩千,真是大方 - 那妳怎麼不捐給我?」



娟儷兩次造訪新店慈濟醫院工地當志工,原本都在廚房幫忙撿菜,不一會兒功夫,竟然都主動跑到廁所去打掃!「她說她在學校也是打掃廁所,所以很有心得。」游屘秀說,她曾帶娟儷前往別的道場,很多孩子都在旁邊一角嬉戲,唯獨娟儷拼命繞啊繞,就是想找事情忙 – 不給娟儷工作去勞動,她可是會喊「無聊」的!







今年 證嚴上人行腳期間,娟儷在一個機緣之下,終於見到 上人。當時的娟儷,天真地請教 上人:「師公,我要不要培訓?」接下來又請問:「師公,我是不是要穿旗袍上學?」連 上人也喜見這位小菩薩之勇猛精進。這樣的娟儷,將來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想當醫生,可以救很多人!可是,我不敢看那個要手術的…..還是會怕耶……。」即將升上國中的娟儷,雖然能夠選擇私立學校就讀,廖家甚至有意栽培娟儷出國留學,但她卻衷心期盼,投入慈濟中學初中部的懷抱:「只是,我會捨不得同學和好朋友。」娟儷若有所思地說。就算留在台灣,倘若需要負笈花蓮,此去山高水長,雙親是否也會心疼或不捨?「讓她去好的環境學習,我們很放心!」娟儷的父親廖明益,對這個寶貝小女兒,給予無限祝福。「雖然國外也有慈濟人,能夠扶持娟儷,但我還是很希望她能留在台灣,努力學習至成年,讓慈濟法水完整傳承!」陳淑貞如是說地看著娟儷,眼神滿是期許。



由於畢業在即,每個六年級的班級,都需要準備節目在典禮上演出,李筱萍老師特別請娟儷指導全班練習手語,作為表演內容。站在講台上,一向落落大方的娟儷難得緊張,當音樂的前奏出現時,娟儷忍不住蹲在地上調節心情:「其實……這首我也才剛學耶!」她附耳悄悄對我說著,但見教室後方的李老師,以眼神親切示意鼓勵,娟儷於是不再遲疑,緩緩起身。



「千萬個祝福與期待,讓我們用行動來表白…」在「許一個希望的未來」旋律中,娟儷帶著大家熟悉的笑臉,以雙手舞出一片春風,全班同學的手臂就像一株又一株的嫩芽,此起彼落地伸展……「一生百,百生千,如是輾轉,乃至無量」 - 當這些字句,無聲無息在心頭浮現,一旋身,陽光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灑滿整個教室,溫柔擁抱所有孩子,台上的娟儷仍專注吟唱著:「一念善心帶來無限希望……」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ce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