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張海報,是大學時代的作品。

當時,台灣以「廣告系」、「電影系」、「大傳系」……

等科系為名的學校居多,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這名號,

居然還是我們這個不見經傳的山區鳥校之首創,

複合式加上跨領域、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授課方式,

從系名到課程,也算引領風潮,

影響諸多它校學系紛紛易名和改變課程內容。



我絕對完全說不上什麼所謂的好學生,

迷戀BBS到連吃飯出門都嫌麻煩、

睡過頭就翹課、把胡亂暗戀學長當作休閒娛樂、

一次參加五個社團兼當幹部把自己累掛……

系上要交的作品偏偏極多,

而且不是那種上網抓資料然後copy、貼(還可以請同學幫忙多做幾份)

的書面文字作業,

是活生生血淋淋的素描、水彩、模型、雕塑、影片甚至舞台劇……

無怪乎有人總說,沒有足夠的毅力體力精力財力,

可別隨便唸視傳!



當時正在學習Illustrator等各式繪圖軟體,

每每老師在台上口沫橫飛,

我們在台下振筆疾書拿耳朵抽絲剝繭,

唯恐漏聽半句摻雜在笑話裡頭的軟體使用關鍵,

不過真正的考驗在於實際上機,

再多筆記和書籍都無濟於事,

電腦的脾性說耍就耍毫無情面,

在MAC面前,即便堂堂猛男也會不吝落淚。



該次的任務,

是以某藝文團體的演出為素材,

進行海報設計,

對於兒童劇團情有獨鍾的我,

以紙風車的「美國巫婆不在家」這齣劇名進行發想,

依憑「不在家」的這個意向與關鍵辭,

決定將使用「答錄機」的元素作為主題。



Illustrator的特性之一,

在於可以使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

表現出畫面的豐富性,

當年的我,

就在一邊揉眼睛、氣滑鼠、怕當機的情況下,

將它完成。



前陣子,重新整理自己一些舊作,

再度與多年前的這個作品打照面,很是親切。



青春,究竟是怎樣的呢?

似乎就是那樣傻傻地過,

有時膽怯、有時揮霍,

但是很簡單,就能擁有快樂的力量。



始終覺得,之於人而言,

「夢想」和「熱情」,是非常不可或缺的。

如今的我,

是否依舊能夠懷抱著當年那般點石成金的熱情,

像巫婆一樣騎上掃帚,

痛痛快快朝著夢想前進?



或許,

當我逐漸嘲笑夢想、背叛熱情的那一秒鐘開始,

我就已經不再是巫婆了。



但真正的、最巨大的恐怖在於:



從此以後,

我只在乎生存、關心利益,

踩著熱情的屍骨與夢想的灰燼,

都很平靜,

對於是否曾經是巫婆、能否成為巫婆……

不再有知覺,永遠。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icefish 的頭像
    ricefish

    天台遊樂場 飛翔

    rice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