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一日,天氣晴。晚間,自泰北返抵台灣,落地後的第一餐,並不是什麼佳餚美饌,而是維力素食酢醬麵一碗。



總的來說,我對飲食其實向來不挑剔,只是有些選擇性的怪癖:A菜茄子苦瓜青椒……是絕對禁止往來戶,大蒜韭菜列入觀察名單,其他則端賴烹調方式和當下心情,決定是否將它們當成入幕之賓。



茹素至今,兩年有餘,但吃的並不純粹,約莫就是不讓口腔食道腸胃……碰觸到肉類本身即OK,最荒謬的是點過一客咖哩豬排蛋包飯,碩大豬排卻悉數祭了共餐夥伴五臟廟,想來我的人緣不惡,與此必有莫大關聯。



在泰北期間,天氣酷熱到匪夷所思,食慾卻出奇大好,有酸有辣有鹹有甜……感覺當地香料食材都豐沛滿溢,可以想像廚者絕不吝惜的豪氣干雲,成品讓人用盡感官嗅聞品味,猶嫌不足。



風塵僕僕,為了採訪上天下地,飲食補充是免不了的福利,道地小吃,風韻最是迷人,街邊角落、一站一躲,即可大快朵頤,遠較餐廳飯店正襟危坐的虛偽來得可親可喜。想起那夜,燈泡黃融,印度烤餅的小販,將麵糰揉捏、桿開、鋪平、油煎……砂糖繽紛如雪飄灑,煉乳流利似溪蜿蜒,若客人嘴饞,可打上一枚雞蛋助興,餅兒自四方摺疊向中,以紙包裹吸附油脂,僅只泰銖十元,嘴香心也甜。



從清邁吃到芳縣、滿星疊、熱水塘、回賀、昌龍、滿嘎啦……最難忘的,莫過於清萊府茶房鄉的清真麵店:老闆一家,皆為虔誠穆斯林,店面讓陽光登堂入室,顯得清清亮亮,料理方面,湯頭佐以椰漿調味,麵屑乾乾脆脆,伴隨蔥花灑在軟糊麵條上,雙重口感妙不可言;手工包子亦堪稱一絕,扒開雪白麵皮,豆沙綿密、椰蓉爽朗,勻些熱茶於脣齒攪和,開天闢地以來的疲憊,盡皆消融。



有時不禁這樣想:最大美滿,莫過於天下無災,每日無煩無惱,管它泰北或台灣,都可以是個合法自私的好人,喝足吃飽。



呵!寫完這篇、想起明天,撫摸飢腸轆轆的蠻腰,親愛的各位,但願我還能安然入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ce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